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14-10-5 10:06:10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glasser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主要危害仔猪和青年猪,引起病猪发热、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和多发性浆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因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很多,而且极易产生耐药性,因此目前仅通过疫苗和抗生素来控制本病难度很大,只能通过综合防治才能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笔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关注如何控制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现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有一定流行特点,并总结出一套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帮助多个规模猪场成功降低了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率,现叙述如下,希望对广大猪场有帮助。

 1、病原

德国科学家Glasser于1910年报道,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以及脑膜炎患猪的浆液性分泌物中存在的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后来分离出来鉴定为一种新的细菌:副猪嗜血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在显微镜下呈现多形性,从短杆、球杆到长杆甚至是长丝状菌体。该菌生长时需要V因子,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呈现卫星现象,在鲜血琼脂上呈小而透明菌落,不出现溶血现象。副猪嗜血杆菌目前已知有15个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为常见(占70%以上)。

2、流行特点和症状

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存在100多年了,但是绝大多数养猪历史在10年以上的老养殖户在2002年之前都没有听说过副猪嗜血杆菌病,在2002年之后,特别是2005年之后副猪嗜血杆菌病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的猪场,让人们措手不及。近年来更是愈演愈烈,已经有超过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成为养猪重要细菌性疾病的势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答案可以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两个发病特点来寻找。

特点一:副猪嗜血杆菌病多数情况下是继发于其它免疫抑制疾病,常见的有蓝耳病、圆环病毒、猪瘟、霉菌毒素中毒等。1996年,蓝耳病首次在中国报导,之后经历了2001年和2006年两次大流行[3];2001年,与圆环病毒感染相关的PMWS在中国南方流行,2002年在全国各地规模猪场爆发PMWS;近年来玉米霉变情况一直不乐观。

特点二:应激能很大程度的促进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生,特别是寒冷、高湿度、氨气浓度高、断奶、转群、疫苗接种和阉割等应激都容易引发副猪嗜血杆菌病[5],因此在昼夜温差大的春秋季节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率会比较高,冬季如果保温设施不完善,易出现贼风或者氨气刺鼻的猪场容易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情况下4-10月份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率比较低,但是如果猪场发生了高致病性蓝耳病或者其它全场流行的疾病,在流行病康复后的2-10周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高发期,此时可以引起50%以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副猪嗜血杆菌主要危害仔猪和青年猪,从断奶开始一直延续到保育结束后1-2周,国内已有哺乳猪感染的报道。一般体重在40kg以上的猪感染率比较低,特别是体重60kg以上的生长育肥猪感染率更低。妊娠母猪感染,引起流产。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仔猪,主要引起仔猪进行性消瘦,腹式呼吸,关节肿胀(特别是后肢关节),病猪体温40-41.5℃但是主要集中在40-40.5℃,食欲不振,被毛粗乱,病猪行走时脚尖点地,少数病猪伴有腹泻。部分外表健壮的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后,会出现突然死亡,这部分猪一般会伴有口吐白沫或者是神经症状。保育阶段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以断奶时间可以分为两个发病高峰:第一个高峰为断奶1周左右开始出现,此阶段多继发于圆环病毒感染;第二个高峰为保育后期(约60日龄左右)出现,此阶段多继发于蓝耳病毒感染。

3、病变

剖检病死猪,扑杀典型症状猪可见单器官或多器官浆膜炎,常见的有肺、胸腔壁,心包等部位因纤维素性渗出而发生粘连,腹腔出现腹膜炎、肝周炎。关节腔可见有很多淡黄色黏液,偶尔关节囊也可见到纤维素性渗出。肺部实变,胸腔积液。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有的出现周边出血。急性死亡的病例,大叶性肺炎,气管里充满泡沫。

4、诊断

4.1 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主群仔猪和青年猪出现进行性消瘦,腹式呼吸,关节肿胀(特别是后肢关节),病猪体温主要集中在40-40.5℃,食欲不佳,被毛粗乱。剖检:肺、心、胸腔壁、腹膜等部位浆膜出现纤维素性渗出,关节积液为特征。

4.2 实验室诊断

4.2.1 细菌分离

一般应选取临床症状典型且最好未经抗生素治疗的病猪,采取人工致死的方法,从全身各个部位采取新鲜病料,且从采集病料到送检一般不超过24 h。同时应注意的是,仅从鼻腔、扁桃体或气管等组织脏器中分离细菌,对于评估是否由HPS引起的致病是没有意义的,应从全身多个部位如心包、关节、心血、脑脊液等处进行病原分离。

4.2.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PCR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特异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动物疫病的诊断或检测。冼琼珍等(2007)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出特异引物,对来源于广东三水和广西的2株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成功扩增出长约822 bp特异片段,与GenBank中已注册的相关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可达99.7%,2分离菌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9.7%,进一步证实基于16S rRNA基因的种特异性PCR技术鉴定副猪嗜血杆菌是可行的。

5、治疗

对于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并出现症状的病猪,可以用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噻呋、阿莫西林、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抗生素大剂量肌肉注射进行治疗。但是副猪嗜血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在同一个猪场对不同批次出现的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使用一种抗生素治疗,几个月甚至是几天就会发现治疗效果明显不如使用初期。在还未出现症状之前添加敏感抗生素预防,可以暂时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但这种抱薪救火的方式,可能会在之后造成更为厉害的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

6、预防

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来理解副猪嗜血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个猪群免疫力低下的指示病,它的发病说明猪场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或者管理不善。因此我们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必须从源头来控制,找出并消除原发病因提高猪群免疫力才能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单从抗生素和疫苗来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往往是得不偿失。综合方法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6.1 减少霉菌毒素危害

选用优质的饲料原料,是降低霉菌毒素危害并提高猪群免疫力的根本途径。玉米宜选用水分比较低的陈玉米,所购玉米粉尘和破碎粒子比较多的时候应过筛。夏季麸皮保存期不超过3天。目前除超级集团化猪场具有比较强的原料采购能力和检测能力外,其他猪场选用品控严格厂家全价料是解决霉菌毒素危害的最佳途径。

6.2 控制蓝耳病、圆环病毒

猪场出现疑似于蓝耳病毒或者圆环病毒感染时,必须送检3头以上病猪,采病料做PCR抗原检测,阳性的猪场才需要接种疫苗。蓝耳病疫苗宜选用弱毒苗,接种时间根据猪场的实际发病日龄来定,一般可以安排在发病前的2-3周接种比较合适。

6.3 淘汰猪瘟抗体水平低的种猪

部分保育阶段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率高的猪场,通过监测全场种猪猪瘟抗体水平,往往会发现有30%左右的种猪猪瘟抗体水平处于或者低于保护临界值,这部分猪即使再次接种猪瘟疫苗抗体滴度也不会明显上升。事实证明淘汰这部分猪瘟抗体水平不高的种猪,能很大程度的减少保育栏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笔者2009年曾经在浙江某300头生产母猪猪场尝试过这个方法,在淘汰29%的种猪以后,保育栏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率从50%降到了4%左右;无独有偶,在拜访福建龙岩某规模猪场的时候,得知该猪场2010年采用类似方法淘汰了30%的种猪,保育栏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从40%降到了3%左右。

6.4 减少应激,做好保温

猪场应建立比较完善的保温设施,比如地暖、保温箱、保温灯等,窗户能密闭严实,同时要关注天气变化,突然降温来临的时候,及时做好保温工作。冬天不能用水冲洗圈舍,防止湿度过高,对于湿度高的猪场可以安装除湿机。小公猪阉割在出生10天左右进行,断奶以后小猪留床一周,保育阶段可以全程添加酵母硒以增强抗应激能力。

6.5 均衡营养,补充青饲料

保育猪饲喂营养不均衡的饲料,有的猪场保育料和小猪料营养差距过大,也容易促进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这种情况可以延长保育料使用周期来缓解。把病猪挑出集中护理,饲料以青饲料为主,降低猪群密度,增加保温,不仅有利于病猪的康复,而且可以降低整个猪群的感染率。

6.6 全进全出

将产房和保育栏建成小单元,调整生产计划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全进全出。将整单元彻底清洗消毒,空栏1周以上,可以明显减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

6.7 疫苗

因副猪嗜血杆菌有15个血清型,往往疫苗免疫效果不佳,可以通过细菌分离鉴定血清型来选择适合猪场的疫苗。

7、小结

要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必须对其有个正确的认识,把它作为猪群免疫免疫力低下的指示病,找出造成免疫抑制的一个或多个原因加以消除,提高猪群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一旦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以后,切不可掉以轻心,亦不可慌乱,做好环境改善和保证营养的同时,辅以大剂量抗生素肌肉注射治疗可以增加康复率。

病猪消瘦

关节肿大

胸腔腹腔纤维素性渗出

胸腔腹腔纤维素性渗出

关节积液

关节积液